
在给电视找蓝光原盘的时候,必定会看到文件名有各种英文后缀,而且还会经常看到DV等字样。

电影常见后缀
DV,DoVi等就是杜比视界的dolby Vision缩写,而后续的P+数字就是版本,趁着最近搭建客厅的家庭影院,开聊一下雷鸟电视怎么播放杜比视界的视频。

播放器选哪个
播放杜比视界的视频说起来很简单,只要电视有杜比视界认证,播放器能解码杜比视界,视频支持杜比视界,即可顺利播放。

之所以选雷鸟电视作为演示,不仅是因为雷鸟鹤6电视有杜比视界认证,其自带的媒体中心功能比较完善,很轻松即可点亮杜比视界视频。而且还有很多播放APP可以考虑,雷鸟除了没有开机广告,APP的安装也是没有限制的。

影音爱好者流行的播放APP可以分类为两种,一种是有自己的核心,例如KODl;另一种是使用其他一种或多种核心的,例如MPV。

libmpv,libVLC核心的播放器虽然效率高,但是不支持杜比视界。所以追求轻量级播放器的,大部分会选择Just Player。支持点亮HDR和杜比视界,界面简洁,除了挂字幕外就没更多的功能。

想兼顾效率和功能,Fermata是个可以考虑的播放器,可以自由选择核心提高播放效率。只是Fermata也不算完美,得libVLC核心下才能挂字幕,而libVLC核心仅支持HDR,无法实现杜比视界的播放。

折中一些,可以选择Nova Video Player来兼顾效率和功能,它在6.0.33版本后就完全支持杜比视界。Nova Video Player因为其有特色的影音墙,很受影音爱好者欢迎。

个人感觉雷鸟的媒体中心跟Nova Video Player很像,有影音墙,有文件管理完美支持NAS;播放设定丰富,支持挂字幕。但是媒体中心的设定更本土化,更容易上手。

不排斥复杂设置,KODl还是影音爱好者的首选播放器。设定上选择好音频直通,就能完美点亮杜比视界。

实际使用上我青睐修改版KODlNERDS,功能更多,针对HDR和杜比视界有专门的设置选项。

此外KODl还有相当多的插件,可以完美显示蓝光菜单,精心调试后的观影体验更符合影音爱好者的追求。
杜比视界版本怎么选
针于杜比视界,在KODl的百科页面可以找到比较齐全的测试视频。常见的P5和P7,爱好者压制出来的P8,以及VR使用的P20都有。甚至4K 120帧的P8版本也有,适合测试雷鸟鹤6这种4K 144Hz的电视。

在精简版蓝光原盘中,尤其以P5为主。查看视频HDR格式的时候,dolby vision的后缀是dvhe0.5。

通过了杜比认证的硬件都能点亮P5,在使用雷鸟鹤6自带的媒体中心播放,右上角会有dolby vision的LOGO。

其他播放器可能不会弹出这个LOGO,但是电视的图像设置中会有相关设定,表明杜比视界还是生效的。例如使用Just Player播放,虽然右上角无杜比视界的LOGO出现,但是图效模式有杜比视界选项;Fermata(VLC核心)播放时只会显示HDR;MPV播放则是SDR。

查看视频HDR格式的时候,会注意到后续还有BL+RPU的字样。BL(Base Layer)是视频的基础层,RPU(Reference Picture Unit)是数据转换层,负责告知设备怎么正确输出视频画面,色彩转换和HDR映射等等都是在这RPU层里面的。

而P7则会多一个名为EL(Enhancement Layer)的扩展层,让视频支持12bit色深。P7是杜比针对蓝光播放器推出的标准,俗称双层杜比视界。直接用雷鸟电视的媒体中心播放,杜比视界并不能点亮,MTK芯片没有双层杜比视界的授权。即使用KODl点亮了杜比视界,EL层也是不加载的,例如播放avs的测试视频是没法在四色象限的中间看到人像。

P5和P7差距主要是在色彩上,更准确来说就是10bit和12bit的差异。只是色彩差异很多人难辨别,相反RPU层控制的高光和暗部细节更容易被感知。Lake Dynamic Changes这视频就能看出RPU有着多层控制,包括对比度,色度,饱和度等等。

因为当前并不存在峰值亮度4000nits的电视,转换是必须要的。为此你的电视峰值亮度越高,那么体验就会越接近视频的初衷。我体会是峰值亮度上1000nits就已经不错,我现在用的雷鸟鹤6是1300nits的,光影的体验已经很还原,再加上量子点广色域,画面很有真实感。我就经常播放一些水箱景观,如果把电视边框隐藏下,不注意看肯定以为是真的。

但是P5和P7的兼容性不是很好,如果设备不支持杜比视界,那么播放起来就会有严重的偏色,所以就出现了P8。越来越多的蓝光原盘使用P8,因为它在不支持杜比视界的设备上播放就会自动降级成HDR或HLG,并且不会有色彩偏差。


无论P5,P7还是P8,使用的都是HEVC(H.265),所以为了兼容性还有使用AVC(H.264)编码的P9和AV1编码的P10。亲测在雷鸟鹤6电视上,媒体中心播放P8、P9或P10都能顺利点亮右上角杜比视界的LOGO,对于杜比视界的兼容度非常好。

很多人追求P7,还会专门买专业级蓝光播放器,或者S905X2,S905X4,S922X等运行coreeIec的播放器实现双层杜比视界。我感觉没有必要,杜比视界的初衷就是为了让人能够体验到更宽的动态范围,更宽的色域,兼容性更好的P8已经可以满足需要。更何况现在的电视还有芯片级的AI优化,像雷鸟鹤6搭载的是TSR AI画质芯片增强画质,画质体验已经相当不错。
杜比视界播放效果实测
从实际影片在静态HDR10和杜比视界的播放对比中,更能感受到单层杜比视界也可以有不错的体验,观影体验的瓶颈明显不是在单层还是双层杜比这个点,更多是电视硬件和片源上。对比视频来自The HDR Dissector精选的80部蓝光盘节点,涵盖了各种类型,各种场景,我精挑了一些明显的作为测试。


蓝光测试片Spears & Munsil里的经典场景雪中马,这个场景至亮处是3562nits,至暗处是1623nits,都超过雷鸟鹤6的亮度范围。在杜比视界版本明显能看到更多亮部细节,映射处理更合理。HDR10的画面,明显有过曝的情况。


Spears & Munsil里其他雪地场景的情况,也是类似。雷鸟鹤6电视的设置选项都是默认情况,没有一点改动,播放也是使用自带的媒体中心。暗室固定色温和曝光参数拍摄,也排除了环境光的影响,为此还是很能看出杜比视界优势的。


当场景的亮度在雷鸟鹤6的亮度范围之内,HDR10和杜比视界也是有区别的。例如越空狂龙的这个场景,峰值亮度至亮处是820nits,至暗处是28nits。单纯看HDR10版本,可能会有MiniLED屏幕漏光发白的错觉。看了杜比视界版本,才发现是HDR10的问题,那发白的火焰中也是有很多细节的。


沙丘2的这个火焰场景更明显,这个场景至亮处是697nits,至暗处是50nits,杜比版本的细节更多,看着更有立体感。

雷鸟鹤6电视的控光分区虽然只有420个,但是凭借万象分区,控光效果远超普通分区的画质。即使是夜晚火焰这种高对比度场景,又或者是烟花,银河等高对比场景,也不会有漏光的情况出现,黑色画面很纯净。


然后就是大光比场景,例如美队这里,至亮处是629nits,至暗处是55nits。杜比视界版本的窗纱,看起来就是要通透感一些。这里也有华星HVA屏的功劳,原生7000:1的对比度,让这些小差异变得明显。


更明显差异,可以看萨利机长的这个场景,它至亮处是5741nits,至暗处是132nits。杜比视界和HDR10下人脸都是可以清晰识别轮廓,但是窗外由于比房间内要亮很多,HDR10明显映射不太好,细节丢失太多。杜比视界的版本看起来,更符合自然观感。


至于逆光人脸的重塑来说,杜比视界更胜一筹。HDR10版本估计已经受到了雷鸟AI芯片的处理,肤色与质感并没有很糟糕,有明显的人脸画面保护机制。


非人脸没AI优化的场景,HDR10的短板就暴露无遗了。例如替天行道这个场景,杜比版本的车子更有金属的光泽与质感,尤其是单独看车的背阳面。实际上这个场景至亮处只有188nits,是色彩的对比,让人有了很亮的感觉。也因此静态映射的HDR10就没能很好还原车的质感,还有透过玻璃看到的室内也有暗部细节丢失。


纯粹阳光下,没有复杂光影的场景,例如勇敢者的游戏这个场景至亮处是4900nits的,HDR10和杜比视界的映射都没有很大差异。


这种场景更多是色彩细节的差异,杜比视界版本由于有更细腻的光影过渡,色彩更丰富一些。其实单看HDR10的画面,不会说画质很差。电视本身的硬件素质已经保证了其下限不会太低,在雷鸟鹤6电视的双向23bit控光下,画面的层次感已很丰富。


从测试片Spears & Munsil的一些自然场景会看得明显点,是杜比视界版本的色彩更细腻些。


Spears & Munsil的蝴蝶场景就更有说服力,杜比视界版本的蝴蝶翅膀明显更绚丽。
后记
综合来看,有优秀的电视硬件和高素质片源的情况下,单层杜比视界的观影体验并不差。如果说这样还不够说服力,近来我还淘到了一个S905X2的盒子正在尝试刷coreeIec播放杜比视界,计划下一篇继续用雷鸟鹤6 电视对比单层和双层杜比视界的画质,感兴趣的可以关注一下我的更新。
配资炒股平台入配资,配资实盘平台排名前十,十大配资公司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